学科及研究方向简介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2-12浏览次数:5611

一、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科

本学科师资队伍:教授3人(含跨学科1人),副教授6人。

主要研究方向:

1、英语文学研究:其基本特色在于汇通中外,融合文史哲,在跨文化的视野下研究外国文学,注重在跨文化跨语言的文学研究中培育对话意识、历史意识以及批评意识。

2、英国文学研究:长期以来坚持在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开阔视野下开展英国文学的教学研究,尤其在英国文学批评史、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中英文学关系的研究方面进行不断拓垦。

3、美国文学研究: 以当代美国文学作品研究和当代美国文学批评理论研究为主要方向,尤其以厄普代克研究、女性主义文学研究、诗性话语理论研究为重点

二、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硕士学科

本学科师资队伍:教授2人,副教授5人(含美籍博士副教授一人)

主要研究方向:

1、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海外传播与接受研究:探索以英语或其他外国语讲授和研究中国思想文化的方式和方法,开展中西思想文化的对比研究,进而探讨西方汉学与中国本土文化研究的互动交流。在此过程中尤其应注重:

1)比较汉学研究,不同国家的汉学以及海外汉学与中国国学之间的相互融通与交流。

2)探索外语教育与中国文学与文化素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使对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外语书写与翻译能力;

3)培养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海外留学生,使其通过硕士阶段的学习,形成在海内外从事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促进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交流与传播。

2、中外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在跨文化和跨文明视野下开展对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学与文化之间关系和相互影响的研究。尤其注重:

1)对当下所发生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中西文化冲突现象进行研究;

2将世界宗教文化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特别要对中外文学与世界主要宗教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3比较文学与文论研究。以比较的方法开展国别文学研究(主要是英语国家文学)、比较文学研究。

4跨学科研究。涉及文学与政治思想、宗教哲学、历史地理、经济环境等文化领域的关系研究。

5、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学的人文教育功能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表达人类共同情感与追求的文学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责任。 因此,在跨文化视野下探讨不同国家、地区和作家的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功能,将对提升文学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科

本学科师资队伍:教授4人,副教授14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

1、本学科在基础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特殊用途英语、认知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语言测试、语言学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研究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前沿的专业知识和开拓创新的研究指导。其基本特色是把语言理论与多语种交流实践紧密结合,将研究视野拓展到语用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新兴领域,特别注重运用语言理论来解决中外文化交流和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2、主要研究内容:

现代语言学揭示人类认知规律,对哲学、心理学、医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学科产生巨大影响,并成为当代人文科学中的领先科学。本学科点旨在通过对英语语言学理论和流派的研究了解,对语言事实进行描写和分析, 从而实现对语言学研究的实践和运用,用以指导语言习得、语言交际、国际交往、商务活动等。本研究方向将广泛地运用和借鉴数理逻辑、计算机科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不断地从成果和方法两个方面反馈这些相关学科, 在认知科学研究领域探索语言规律用于指导语言研究和文化研究。特殊用途英语研究的基本特色是以专门领域中的外语现象为研究对象,以语言实践为目的,注重分析专门领域活动中的语言特色、规律、语用效果和作用。

四、翻译学硕士学科

本学科师资队伍:教授1人,副教授5

主要研究方向:

1、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主要包括汉外语言对比与翻译,如英汉语对比与翻译、德汉语对比与翻译等,作为我校的优势研究方向,重点开展基于具体语言学理论和语言研究方法的实证翻译研究,如翻译心理学、语料库翻译学、翻译认知研究等。

2、应用翻译研究:主要包括汉学翻译研究和煤炭能源信息与舆情翻译研究两个特色研究领域。作为我校本学科的特色研究方向,具体开展以翻译为路径的汉文化海外推广、翻译与中国的现代化、翻译的文化学、翻译政策与规划(如翻译与语言管理、外宣翻译、公示语和标示语的翻译规范)研究等,亦开展煤炭能源信息编译、煤炭舆情监控与翻译。

3、文学翻译研究:主要为国别文学翻译研究,如英、美、德等国家文学翻译等。

五、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

本学科师资队伍:教授3人(含跨学科2人),副教授9人(含跨学科2人)

结合学校特色和市场需求,积极探索MTI翻译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内涵和教学质量建设,注重合作与交流,力争在MTI办学中不断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本学科顺利通过2014年教育部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

1、加强双导师制度,完善师资队伍

根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特点,学校组建了强大的校内外导师团队,校内教师具有专业的教学技能、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实践经历;校外导师具有丰富的行业知识和经验。学校积极开拓渠道,逐步完善校外导师聘用制度,双导师制度得到保障和加强。

2、特色翻译课程,培养精品翻译人才

翻译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并体现出翻译的学科交叉和实践性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从多学科和跨学科视角出发,创新MTI课程。例如,矿业翻译彰显了学校的优势学科;翻译技术课程体现了学校办学的与时俱进;术语翻译、新闻翻译等突出了实践性教学导向。特色的翻译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英汉双语翻译水平和科技翻译能力。

3、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MTI的特色就是强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对学生的翻译实践和实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推动建立多多样化翻译硕士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学校也对实践基地进行实地考核和科学管理,并对学生的实践环节进行跟踪和评价,连续几年我院就业率达到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