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学术沙龙现场
5月10日下午2:00,第二十一期“博雅”学术沙龙在文科楼B521成功举行。此次论坛由国际汉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办,邀请滕敏老师做了题为“神话密码——中西方民族精神的比较”的专题讲座。论坛由刘婷婷副院长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共同参与。
刘婷婷副院长首先对滕敏老师表示感谢,向参会成员介绍了滕敏老师的国家一流课程成果,从数字赋能和人文学术的视角对滕老师及其团队表示高度肯定。
在讲座中,滕敏老师先后从神话意义和课程建设两个方面展开分享。在神话的意义方面,縢敏老师表示,神话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源泉,是构成各民族哲学、文学、艺术等文化形式的精神基因,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她从文学中的神话给养、艺术中的神话传统、命名系统的神话思维三方面对文化形式的精神基因展开讲述,并以“洪水神话”为例,通过将中国神话、希腊神话、希伯来神话进行比较,分析了神话如何体现民族精神气质。在课程建设方面,縢敏老师介绍了课程从2005年的《希腊罗马神话欣赏》,到2008年《中西方神话的文化解读与比较》,再发展到2022年《中西方神话艺术赏析》过程中的心得与反思。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对西方神话体系和中方神话体系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梳理,最后以英雄和英雄观为例,具体阐述了如何通过神话叙事引导学生体会中西文化的不同意蕴。
沙龙尾声,滕敏老师与官濛、李淑玲、董永义、吴慧敏、李冠杰老师等就讲座内容进行了探讨交流,对与会师生所提问题做了耐心解答,并给出方向性建议。孟庆波老师对讲座内容最后做了总结。滕敏老师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在神话教学与研究中打通了哲学、文学和艺术,为大家树立了很好的典范,让与会师生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供稿:2022级MTI硕士 王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