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成员与中国工农红军纪念馆合影
《临泽保卫战》
作战模拟雕像
为追寻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的活动足迹,进一步深化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重温中国红军长征的历史, 8月17日,外文学院“重温红色长征路”实践团成员雷月婷前往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和烈士陵园进行了实地学习和调研。
实践团成员在前去学习的时候便了解到2019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甘肃张掖高台县考察,他来的第一站便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抵达目的地后,总书记首先在阵亡烈士墓处为已逝的英雄们敬献花篮,随后进入纪念馆参观。现在,实践团成员也追随总书记的脚步,学习和重温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的峥嵘历史。从纪念馆内的介绍中得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是由1936年10月由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2.18万人组成的,遵照中共中央的命令西渡黄河的一支军队。而这一支军队却在短短一年之内经历了“西渡黄河 执行宁夏战役”、“喋血永凉 策应河东红军战略行动”、“血战临高 呼应西安事变后的局势”等重要敌情变化和主要战役。但是,随着战情向不可控方向发展以及当时党中央忽视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坚持要求继续战斗的决策,五军将士在经9天8夜激战后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除少数突围外,近2000官兵壮烈牺牲。
实践团成员通过观看纪念馆中的一件件陈列物品—指南针、枪械、传达文件等等:欣赏一张张作战时的图片—杨克明和董振堂等政委领导人照片、临泽保卫战绘画;以及观看一座座模拟作战现场的雕像,切身体会到了当时西路军孤军奋战时的艰难过程和恶劣的内外部环境,也从各个实践图绘中感受到了西路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西路军的历史,是一部沉重的抗敌史,也是一部由鲜血铸就的教训史。
西路军,是中国共产党西征的主要力量,是一支充满死士精神的军队,是共和国胜利丰碑的重要基石。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实践团成员不禁感慨西路军乃至整个红军不惧艰难、顽强不屈的红色精神;认识到无论个人还是集体在做决定时都应当考虑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也不禁思考:吾辈青年当继承西路军精神,砥砺前行、奋发图强,不畏困苦,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的青春力量。
撰稿人:雷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