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最美乡风民俗,探索脱贫之路,8月5日至6日,外文学院“最美乡风”脱贫攻坚实践团成员严子滢前往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和福建泉州的小岞镇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主题为探索两地如何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保护传统民风民俗不流失。
初踏入三坊七巷,实践团成员就被它浓厚的历史气息所吸引,因为此地自晋、唐起,这里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随后,严子滢同学来到了林觉民、沈葆桢、严复等人的故居,感受文人雅居的韵味。除此之外,严子滢同学还参观了衣锦坊、南后街、宫巷等街巷,发现上述地点虽然不可避免带有现代商业化的气息,但由于当地的保护措施到位,这些街巷仍不失古建筑群落的韵味。历史街区能得到较好的保护是国家、当地政府以及相关专家等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既保留了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日,严子滢同学来到了福建泉州的小岞镇并对当地特色文化—惠安女文化展开了调研。在和当地长者的交流中严子滢同学了解到,曾经的小岞镇由于经济落后,男方需出海劳作久不能归家,惠安女便肩负起照顾家庭、出海劳作、修建家乡基础设施等极耗体力的重活,至此,小岞镇也形成了奇特的服饰和独特的婚嫁习俗。如今的小岞镇积极转变海上劳作单一的经济发展方式,因地制宜,利用惠安女文化的影响力大力发展旅游业与艺术文化展,在进一步宣传了惠安女精神的同时又落实了脱贫攻坚的要求。
通过本次调研,严子滢同学认识到,保留乡风民俗与促进经济发展并不冲突,二者可以互相借力彼此促进。此外,民风民俗的保护与传承、经济的稳步发展需要政府、旅游产业从事者和人民群众的三方合力,三者缺一不可。
撰稿人:严子滢
严子滢同学调研衣锦坊
严子滢同学调研南后街
严子滢同学调研名人故居
热情惠安女送水给游客
玩耍中的惠安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