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1日上午,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课题“苏鲁豫皖地区留守儿童英语第二课堂研究”课题组在翟石磊老师的带领下赴新桥小学进行走访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走访与观察,全面了解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尤其是第二课堂学习方面的进展情况。
在本次调研之前,课题组成员已充分阅读课题有关的现有论文与研究文献,对农村地区尤其是苏鲁豫皖地区留守儿童英语课堂学习以及第二课堂学习有了理论上的理解。此次实地考察结合了包括随堂听课、分发调查问卷、教师座谈以及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导读等多种形式,不仅是对成员现有理论知识的更全面的补充,更是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将项目研究的主要问题呈现在课题组成员面前。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走访活动,课题组发现,当前农村小学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教学面临着时间不足、空间有限以及资源缺乏三方面的挑战。首先,在时间上,英语课的周课时量仅为三个课时,而课时任务重,学生的空余时间较少,这不利于英语学习的知识消化,也不能够形成课堂与课后学习的整合;在教学空间上,学校没有合适的场地可以进行英语第二课堂的学习,缺乏学习交流的“平台”;在资源上,学校多媒体设备老旧,且大都无法正常使用;学校各类图书,尤其是英文读物十分匮乏。
在实地走访和座谈的基础上,课题组认为,解决农村地区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困难,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对于时间不足的问题,可以整合碎片化时间与相对完整的教学时间,最大化利用课间和在校课余时间。比如,可以利用课间休息和午休时间向学生宣传趣味英语知识、鼓励学生阅读英语读物、绘本等。第二课堂整体化即指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大学生支教,给同学们播放英语电影、英语短片和英语歌曲等,为同学们构建第二课堂的学习。
第二,解决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空间限制性因素,可以通过开发适合教室活动的英语游戏、组织学习在室外进行英语体育活动,以及将需要利用一定空间场所开展的英语活动分解为小规模、2-3人可以随时开展的语言活动,并且穿插在课堂教学之中开展。
第三,对于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课题组提出可以尝试通过学校申报各类资助项目、教改课题方式自行解决,同时课题组也努力协调大学生和社会资源,为学校募捐部分图书资料。本次调研学习中,课题组从课题经费中省出3000余元,购买了一批英文图书和励志类读物赠送学校,受到学生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此次课题组实地走访,让课题组成员直观地感受到了留守儿童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匮乏以及所面临的问题,通过教师们的反馈以及学生们对知识的热情,深刻地意识到了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在农村地区尽快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课题组会借此契机,认真总结调研经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英语第二课堂的研究和发展献言献策。
撰稿人:白宛玉 陈梦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