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现场
观看现场
202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激发全体师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党委组织教职工、2025级新生及全体学生党员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阅兵仪式”,共同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感受祖国的强大力量。
当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全体师生全神贯注、认真聆听;当受阅方阵以严整的军容、自信的步伐、高昂的气势一个个走来时,全体师生心潮澎湃,激动万分。大家一致认为,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把伟大抗战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坚定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现莘莘学子的时代担当!
大外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袁辉:看着阅兵式上一列列整齐的方队,一声声气势恢宏的呐喊,以及那先进的军事武器装备,我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这不仅是国力的展示,更是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与能力的彰显。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爱国情怀的双重责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将阅兵式中展现出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明白和平来之不易,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强大与和平发展的理念,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为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英德教师党支部书记刘洋:当一个个受阅方阵以绝对整齐的姿态、坚毅无畏的面容经过天安门城楼时,我看到的不仅是国力的强盛、军威的雄壮,更是一部流动的、用牺牲与奋斗写就的民族史诗。这并非炫耀武力,而是一场庄严的宣誓:和平来之不易,吾辈必当珍惜并捍卫。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愿坚守三尺讲台,自觉引导学生在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深刻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承载和时代责任。我们要培养学生用外语向世界讲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中国青年的声音在国际舞台上更加响亮有力。
教师党员华文艳:今日的天安门广场上,红旗招展,三军肃立。当礼炮轰鸣,国歌奏响,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作为一名矿业特色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我时常思考如何将专业教学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当维和部队方队头戴蓝色贝雷帽、身着沙漠迷彩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天安门时,我的胸膛仿佛被一股热流击中!这不正是我们要培养的学生未来应该成为的模样吗?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形象,传播和平理念,这一刻,我的教育使命变得如此清晰而炽热!我们学校致力于国际化办学,培养的学生将走向世界舞台,我要将全球视野、专业精神和家国情怀融入每一节英语课,让学生既掌握语言技能,又深刻理解民族复兴的意义。
学生党员顾玉婷:血色记忆永不褪色,和平誓言代代相传。作为一名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研三学生,我深知沟通的力量能够搭建桥梁,而历史的记忆则是民族身份的基石。当三军仪仗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当新型装备以雷霆万钧之势展现在世界面前,我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力量展示,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那些抗战老兵敬礼的瞬间,那些浸透鲜血的战旗,都是活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外语研究者,我们更应肩负起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和平理念的责任。正如我们专业培养目标所言,我们要成为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国际视野的专门人才。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我们外语学子必将以专业能力为基,向世界传递中国热爱和平、追求共同发展的声音,让历史的回声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进动力。
新闻来源:相嘉鑫
图片:李哲
责任编辑:李哲 胡婷
一审:付尚 胡婷
二审:朱正中
三审:张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