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文科教师更要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引路人。”这是徐剑教授常挂在嘴边的话。从教35载,他始终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念,用人文精神浸润学子心灵,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师德风范。
扎根教学一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徐剑教授秉持“教书育人是终身事业”,提出“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的教学改革理念。有学生说“他总能把抽象的翻译理论转化为生动易懂的案例,通过对比不同译本,让我们直观感受到翻译的奥妙。”还有学生说“徐老师为人和蔼亲切,讲课生动风趣。看似简单的英译中句子却往往难倒我们,徐老师从句子中的一个单词带着我们遨游,我们都听得很入迷。”徐老师以他渊博的知识,活跃且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氛围,不仅教会了学生翻译技巧,更让学生们懂得了作为译者应有的专业素养和文化担当。
与学生合照
担任院长期间,他深入分析人才培养现状,优化培养方案,强化课程特色,推动构建“交叉融合型”课程体系,实现外语、人文与理工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将学生的外语能力、国际化视野、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达到高度统一。在他的带领下,学院英语专业入选国家一流特色专业及省品牌专业,德语专业入选江苏省一流专业及省特色专业。
深耕专业领域,服务社会发展
作为学科带头人,徐剑教授提出“拓新强本交叉”的学科建设理念,培育特色学科研究方向以及新文科建设方向。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省哲社等高级别课题,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社科等等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本学科权威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上海翻译》《外语界》《当代外语研究》《外语研究》《外国语文》《山东外语教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等外语类高质量期刊发表论文,并出版学术专著,教学科研成果获江苏省社科成果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等奖项。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助力他们获得江苏省教育研究成果三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基础教育类)二等奖等多个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学术报告
徐剑教授始终坚持“人文研究服务社会”的理念,担任院长期间,不断加强学院与外语教育界、实业界、企事业以及行政机关等社会各界的联系,利用专业和学科优势,在外语与双语语言服务、汉语与汉文化海外推广、海外研究智库以及讲好中国故事方面贡献学院力量。
厚植育人情怀,点亮学子成长之路
徐剑教授深耕教坛三十余载,以“做有温度的引路人”为育人理念,坚持践行“三全育人”。他常说:“教育的本质是点燃心灯,教师要做学生精神世界的拓荒人”。最让学生感动的是,徐老师经常鼓励和帮助他们。他常说,“你们都是特别积极向上的孩子,如果有同学出国留学需要推荐信可以找我”。学生丁文丽说“他说这话时看向我们,语气真挚,明亮智慧的眼神里充满温情”。
徐剑老师真正践行了为人师表,以他高尚的品格,无私的奉献,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毕业生陈一琦说:“七年来,徐老师始终如灯塔般照亮我的成长之路。他教会我的不仅是翻译理论或研究方法,更是一种‘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治学态度,一种‘知者不惑,仁者不忧’的处世哲学。未来,我定当以徐老师为楷模,在专业领域深耕不辍,并将这份师道传承的精神延续下去。”
指导青年教师课题申报
徐剑教授回归学术后,仍持续关注并支持学院发展,其丰富经验为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指导,他坚持立足教学科研一线,通过经验分享和学术指导持续支持青年教师成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治学为基、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新闻来源:陈娅
图片:院党政办公室
责任编辑:胡婷
一审一校:胡婷
二审二校:朱正中
三审三校:张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