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设计目标
本课程为英语专业实践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英汉翻译能力,使学生掌握大纲规定的英汉翻译知识和技能。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英汉两种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掌握英汉翻译的主要策略、方法和技巧。
二、课程要求
1. 熟悉基本的英译汉知识和理论,明确翻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2. 熟悉英汉语言的差异,掌握常用的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
3. 有较强的英语语感,扎实的汉语基础,对英汉语言现象和文化差异有较强敏感性,有较强的英汉翻译能力。
4. 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英语单词。译文要求忠实通顺。
5. 能对译文的优劣进行适当的评析,提高语言分析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组织
英语专业学生应完成不少于1500英文词的翻译实践任务,具体翻译实践内容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商定,题材可为散文、论说文、小说节选或其它,原文本应具有相对完整性。
指导教师为学生翻译实践提供策略及技巧的讲解,并和学生共同商定翻译实践内容,对学生提交的译文应至少修改2次及以上。
《英汉翻译实践》为期5周(3月24日—4月27日)。学习委员负责督促本班同学在4月27日前将包含试卷封面的打印终稿提交给自己的指导老师(本科生导师)。各位指导老师在封面撰写评语并给出相应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最后,各位导师于5月18日前将评阅过的学生翻译投到文科楼5层东侧35号信箱内(唐书哲)。
四、课程考核
由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及格后,学生获得0.5学分。
外文学院英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