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学院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圆满举办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10-27浏览次数:578




1026日上午,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第十四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学院B102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研究生学术论坛由外文学院研究生会主办,外文学院院长吴格非、副院长祖大庆、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王佳宇教授、外文学院黄莹,徐子昂,黄敏等研究生导师和部分青年教师出席了本次论坛,外文学院全体研究生参加了论坛,研究生顾晓玉主持论坛。

吴格非院长首先致辞,肯定了学院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指出外文学院的研究生论坛对学院的学术氛围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学生和老师间的相互交流,并针对近几年来研究生论坛举办的经验为本次研究生论坛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同时希望各位同学在此次论坛上相互交流,增强了解,展现外文学院学生的精神风貌,最后预祝此次论坛圆满成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王佳宇教授,做了题为“Chronotopic Identities in Chinese Calligraphy as Metrolingual Text Art的学术讲座。王佳宇教授指出,该论文主要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展开理论分析,目的是为研究在多模态意识下如何建构传统书法中的社会身份,其次是进一步探讨中国书法中蕴含的美学价值。报告结束后,他耐心解答了在场师生的提问。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牧教授,做了题为“翻译研究:从文本到行动”的主旨发言。胡教授指出翻译历史即为文化发展的历史,并对翻译的概念加以解释,提出翻译的发展历程是从以本为本到以人为本,再到从文本到行动。此外,还利用《桃花源记》这一动画,生动解释了不同文本翻译带来的差异。最后,他还提及研究生期间要不断地阅读文献,提升自我的理论知识,为今后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下午2时,分组讨论在文科楼三楼有序进行,黄莹副教授、钱春花教授、邢锋萍副教授作为点评专家分别参加了语言学、翻译和文学组的分组讨论,对学院研究生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点拨和评价,并从研究课题的意义、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内容的扩展以及如何针对实际情况提炼有价值的对策建议等各方面给出了修改意见。专家们勉励各位同学,应当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交流和比拼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吸取他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全面发展自己的学术素养。

本次研究生学术论坛为我院研究生搭建了一个能够相互交流的高水平学术平台,促进了与教师之间的学术思想交流。与会同学纷纷表示本次论坛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了学术视野,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参加此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