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0日,外文学院找寻红色记忆实践团队成员在沙家浜进行参观纪念。
实践地点
初识沙家浜,是京剧《沙家浜》唱词,对沙家浜神往,是电视旅游广告词“风起芦苇荡,心动沙家浜”。真正了解它,是走进沙家浜。首先,成员们来到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看到了江抗军民在恶劣环境中保存下来的芦荡火种。纪念馆配套建造碑亭、瞻仰广场,有反映军民鱼水深情的花岗石群雕及反映抗日活动的锻铜浮雕两幅,雕像基座前后镌刻叶飞、江渭清的题词手迹。纪念馆坐北朝南,与瞻仰广场、碑亭成同一轴线,气势恢宏。接着,大家来到了纪念馆的展示区。展示区设“烽火沙家浜”、“京剧沙家浜”、“情系沙家浜”3个展馆12个板块,通过运用声光电科技展示手段,达到历史图片和仿真环境、实物展示与动态互动体验的有机结合,生动呈现了血战沙家浜、激战洋沟褛、伏击八字桥、夜袭浒墅关、奇袭虹桥飞机场等历史事件。然后,成员们前往沙家浜旅游景区领略红色经点。红石村集江南水乡特色建筑之大成,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的小村风貌。村前宽阔的水面,渔翁垂钓,橹声咿呀,苇叶葱葱,一派水乡恬静;村后,新篁、荷塘、小溪连成一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农家景象。历经沧桑的横泾老街古朴典雅,街上设有沙家浜资料馆、古船馆、农俗馆、水乡农具馆、酣畅淋漓地再现了沙家浜的风土民情。阿庆嫂的“春来茶馆”坐落其间,游客们倚窗落座,一边品茗,一边欣赏戏台上表演的京剧《沙家浜》片段,别有一番情趣。最后,实践团队的成员来到芦苇活动区。芦苇活动区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分成水上和陆地芦苇迷宫两大区域,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形态的芦荡空间,形成一个个迷宫。深入其中,神秘莫测,此时,游客们既能追寻阳澄湖的独特风光,又可体现当年新四军转战芦苇荡的真实情景。农家园是芦苇活动区的一个亮点,水车、牛车、风车、农船和船坊尽现农家生活的快乐。踩水车,竹林嬉戏,尽享农家生活之趣。竹林幽径,阡陌苇香,柳堤闻浪,隐湖问渔,双莲水暖等,一个个水上休闲景点,美不胜收,让人目不暇接,乐此不疲。
通过本次“找寻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深刻解了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团结一心的力量,同时体会抗战时期生活的艰难以及如今和平生活得来的不容易,更坚定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撰稿人:李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