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1日,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我们党的革命史,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寻传统建筑,敬传统文化”实践团成员王梓昊前往晋城市程颢书院探访。
活动的形式主要为上网查阅资料,实地走访,采访当地居民等。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实践团成员了解到程颢的生平事迹,并初步认识到他在理学中的地位与贡献。而通过与当地老人的交流,王梓昊则了解到程颢书院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往事。
程颢书院的建筑整体在一个巨大的形似龟型的土丘之上。巨龟为鳌,在鳌头的位置建有文昌阁寓独占鳌头之意。书院在北城外,玄武在北,书院内供奉有玄武神龛,书院河环绕书院,呈龟蛇之像。龟蛇是玄武的图腾。程颢对书院的选址及修建并非随意而为,寄托了修建者的精巧构思和宋代崇文抑武的社会风气。
步入程颢书院,院内茂林修竹,青树翠蔓。明清时期重修的砖木,石木结构建筑大气又工整,呈轴对称的格局。自然与人文的景观交相辉映,寓中华传统之遗风。此外,这里除了是理学滥觞之所,还是红色经典圣地,隐藏着一段烽火岁月。 整个西屋的二楼内墙,全部是标语和壁画,内容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打到南京”等。当地老人潘保生回忆这个院子曾由姓晋的家户和姓魏的家户合住,抗日战争时期牺盟会晋城分会曾在这里驻扎,晋城解放后八路军也在这里驻扎过。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传统文化小分队成员对理学思想与古建筑等传统文化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且也学习了党的革命先辈的热血精神。理学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精华之处对个人修身养性,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古代建筑承载着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小分队成员可以从中领悟传统文化之美。程颢书院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故事,更是坚定了传统文化小分队成员的爱党爱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