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参加“新时代海外中国学研究”学术工作坊

时间:2023-08-02浏览:10

孟庆波老师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7月28-29日主办“新时代海外中国学研究学术工作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单位的17位学者受邀参加。工作坊由华东师范大学吴原元教授召集。

学术工作坊的焦点之一是“中国美国中国学研究史论(1978-2018)”书稿。

我院孟庆波老师首先介绍其所承担的书稿进展,指出中国美国中国学研究史论应主要采用学术史的研究方法,在写作过程中不能仅罗列著作与文献,还应当在总体介绍的基础上有自己原创性的诠释;在资料的来源方面,应尽可能的搜集材料,不仅应当关注刊物、网络和数据库,还有注意收集相关译著;在研究的框架方面,应注意和其他章节的分野,舍弃文学史、思想史,聚焦于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互动与影响史几个方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刘丽丽教授就其所承担的文学部分进行了介绍,汇报其已搜集到2940条文献,在开展文献搜集的进展过程中,首先寻找个案(梳理汉学家22个人),而后查阅了相关论文、辑刊、著作(183本)、编年。关于书稿的附录问题,刘教授认为应当先形成一个美国对中国研究的相关著作、文献目录,在此基础上,再完成国内关于美国中国学研究的目录。此外,为保证本书的连贯性,应当确定一个统一的写作体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邓凤鸣博士指出,国内学术界对美国中国哲学研究的再研究呈现以下特征:第一,强烈的现实关照性,在思想解放的旗帜下,不断拓宽文化视野,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深刻反思;第二,与其他学科关系密切,从翻译学、语言学、思想史等切入美国中国哲学研究;第三,主体意识强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对美国学者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及其方法进行了辩证批判;第四,重视美国华裔学者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同时对其加以客观评价。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的韩祎然代表其导师管永前副教授介绍了其所承担的当代中国研究部分进展,其主要是从政治学、国际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史党建角度入手,目前文献编目和编年已初步完成,接下来将会有针对性的对材料进行筛选。她指出,在书稿撰写过程中,应注意各个章节之间衔接的连续性和演变趋势,同时也应主张学理性,突出每个时期的时代特征。

吴原元教授在汇报完自己的工作进展后,最后对书稿进展做出总结。他介绍了书系的整体设计、指出了书稿的重要学术意义,也高度肯定了各章节负责人的前期工作,同时也指出了撰写风格、编辑体例、内容划分及后期规划等方面的问题。